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每日记者|蔡鼎日报编辑|陈俊杰 据香港联交所官网消息,安序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学源科技)于2025年11月11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文件,并于同年4月30日申报截止日期到期后重新提交了文件。中金公司和上海浦东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招股说明书显示,安旭源科技计划将本次香港IPO募集的资金用于其核心产品AxiLona EL-100的进一步开发、商业化和生产。开发 AxiLona AXP-1000 和其他 ole 产品。扩大和改善核心技术平台、营运资本和整体企业目标。一个《日刊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安学源生物招股书发现,虽然该公司自称是分子诊断设备和生物芯片开发领域的领先者,但自2016年成立以来,2024年才开始扭亏为盈。此外,安学源科技2025年上半年仅有5家客户,最大客户占销售额的87%。该公司还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特定行业近95%的全球市场份额被五家主要公司瓜分,其中Illumina一家就占据了71.8%。安旭源科技2024年营收将不足48万美元,而Illumina营收为43.72亿美元。上半年只有五个客户。安旭源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芯片和分子诊断设备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主要生产、组装和测试其产品无锡 4,100 平方米生产中心的管道。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安旭源科技的产品组合包括微阵列芯片分析仪、两台EL-NI基因测序仪(GS)(下一代电化学长读测序平台)以及多种配套检测试剂盒,全部为自主研发。安旭源科技表示,其核心产品AxiLona EL-100(基于电化学生物芯片技术的分子诊断产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生物分子快速、低成本、多靶点、电化学一体化检测的分子诊断产品之一。不过,AxiLona EL-100目前仅具备核酸检测功能,未来计划扩展包括核酸和蛋白质检测功能。安旭源科技目前的战略重点是基于专有电化学的分子诊断产品的商业化和进一步应用开发生物芯片技术。同时,作为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将继续开发具有长读长测序能力的ELNGS平台。 AxiLona EL-100于2024年6月被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俗称绿色通道)。安旭源科技计划于2025年3月完成临床试验,并于2025年4月完成试验并获得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从业绩来看,安旭源科技的营收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分别为 0 美元、479,000 美元和 532,000 美元。同期,该公司分别录得亏损22,856,000美元、23,466,000美元和5,155,000美元。也就是说,安学源科技过去1年累计亏损514.77亿美元。两年半了。对于报告期内的收入,安旭源科技表示,其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用于研究目的的AxiLona AXP-100,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于向外部客户提供分子诊断解决方案。关于净亏损,该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收益相关的其他损益增加了720万美元。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净亏损都是由于管理和研发费用造成的。”此外,安旭源科技指出,投资生命科学工具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并涉及正在开发的产品无法获得监管批准或在商业上不可行的重大风险。公司继续承担与其持续运营相关的大量费用。我们的经营亏损是由于与我们的研发活动和一般业务运营相关的成本造成的。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可能会继续出现亏损,而且随着我们扩大在研产品的开发、寻求监管和商业审批,亏损可能会增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持续亏损外,报告期内安学源科技的流动资产低于流动负债,导致公司流动比率不足1倍,流动比率也从2023年的0.6恶化至2025年上半年的0.3。安雪根科技主要是研究机构和医院。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8.1%和100%。同期,我们最大的客户分别占我们收入的24.8%和87%。这意味着2025年上半年,安旭源科技2025年总共只有5家客户,其最大客户贡献了迄今为止87%的收入,已完成四轮融资。安旭源科技的起点,与创始人田辉的“跨国野心”密不可分。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早年在硅谷科技公司和跨国制药公司工作,积累了生物技术和半导体方面的经验。他看好基因测序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最终决定于2016年回国创业。安旭源科技于2016年2月通过注册于美国特拉华州的有限责任公司Angstrom Centro Holdings, LLC开始运营。随后于2017年6月在开曼群岛成立安学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9月在开曼群岛注册集团控股公司。招股说明书称,田先生安学源科技创始人兼CEO ui是活跃在生物技术和生物科技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拥有100多项全球专利发明。在半导体融合领域拥有20多年的经验。田辉年轻时获得清华大学应用物理学士学位和工程物理硕士学位,后来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应用物理博士学位。在创立安旭源科技之前,田慧曾在全球跨国制药公司和硅谷科技公司(例如InVisage Technologies Inc.和Aptina)担任领导职务。安学源科技自成立以来共完成包括种子融资在内的四轮融资,并吸引了阿斯利康中金公司、云峰基金、苏州先进产业基金、清华大学、Foothill Vent等中外机构投资乌雷斯。招股书显示,安旭源科技最新一轮融资为2023年3月17日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融资7000万美元,每股成本1.8638美元,投后估值3.475亿美元。 IPO提案前,天辉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0.44%。机构股东云峰基金和婺源资本分别持股5.91%和4.69%。在全球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及耗材行业,技术变现难度可谓“人间地狱”。安旭源科技在招股书“行业概况”部分表示,2024年,该行业全球94.9%的市场份额将被Illumina、Thermo Fisher等五家大公司瓜分,其中Illumina一家就占据了71.8%。华大基因、迪安诊断、安科生物等在中国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截至招股说明书披露日,国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地方当局报告称,23 个市场参与者生产的 38 台高通量装置获得了批准的基因测序设备。然而,EL-NGS设备尚未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2024年,中国高通量基因测序市场前五名企业预计将占据95.8%的市场份额(按营收计算),其中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达到47%。招股说明书还补充说,EL-NGS 领域仍处于上市前阶段,所有销售的设备都贴有用于科学研究目的的标签。尽管安旭源科技在差异化电化学技术上取得突破,并面临巨头公司成熟的品牌、渠道和客户刚性,但其2024年47.9万美元的营收难以与Illumina的43.72亿美元相比。但即便是像Illumina这样的巨头,其股价自触及全场以来已连续近四年下跌。2021 年 2 月创下新高。如今,该股较历史高点下跌近 78%。此外,营销周期还带来了更多实际挑战。安旭源科技的AxiLona AXP-100基因测序仪将于2021年推出原型机,预计2023年才会推出科研版本。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完成AxiLona AXP-100的型式审查,之后计划开展AxiLona AXP-100的临床试验。高性能型号AXP-1000正处于设计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底完成。它采用了AXP-1000的设计。截至招股书披露日,仅安旭源科技的AxiLona EL-100已获批注册,其他在研产品尚未进入临床阶段。由于公司2025年上半年仅有5家客户、2023年营收为零等问题,有记者发来总结11月12日,我们将采访内容发送至安学根科技官网列出的邮箱,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同时,记者也拨打了该公司官网列出的深圳研发中心电话,但无人接听。
(编辑:田云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及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es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