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天鹏 2025年以来,A股市场时不时出现非理性炒作,从“龙的世代”、“蛇年倡议”到马年的“玄学故事”,从借壳谣言炒作到同音异义、数字偏好的无意义炒作。脱离基本面的融资狂欢一次又一次扰乱市场生态。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今年非理性投机的三个主要特点。首先,炒作逻辑从叙事转向“玄学”,资金从追求“小图谋”转向聚焦那些名字吉利、偏爱美国、区域概念和异常K线结构的标的。其次,这组猜测呈现出个体化现象。所有投资者都追随趋势。一些散户在追随趋势、越买越多的赌博心态驱使下进入市场,最终成为“接盘者”。三是投机模式呈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大部分资金在短期投机中迅速变现。这种背离企业基本面的非理性投资,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炒作消退,股价的快速下跌将给中小个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其次,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的快速上涨和下跌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形象,而且影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最后,从市场生态的角度来看,股价与基本面的严重背离会导致价格发现功能失效,从而造成资本错配。这是w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结算、上交所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超过2.4亿,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76%,约2.39亿。在中国A股市场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中小投资者的特点,进一步放大了非理性投机的危害。为此,必须制止资本市场的非理性投机和混乱。这是一件紧急的事情。为此,笔者认为,不仅需要依靠事后监管干预,还需要构建监管者、上市公司、投资者三者共同努力的全链条体系,各方各司其职,共同形成治理合力。首先,监管方需要构建完整的链条机制。这意味着潜在的风险目标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提前纳入预警库。如果股价变动与相关主题的相关性低于阈值,将立即触发交易询价和风险提示。活动期间将通过重点跟踪热钱池和利差来改进验证。针对账户交易行为,我们针对以下倾向,采取限制交易、约谈、异常交易账户警告等针对性措施。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将会增加,恶意操纵股价的组织和个人将受到巨额罚款、禁止交易等制裁,并被列入资本市场欺诈黑名单。其次,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市值管理和信息披露的主体责任。如果有投机迹象对于市场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要及时作出解释性公告,明确说明热点话题的交易限额和业绩支撑依据,避免含糊其辞或沉默以容忍炒作。最后,考虑到A股个人投资者比例较高,建立了精准的风险预警机制。如果你的个人账户专注于购买异常题材的股票,在类似题材的热情消退后,可能会通过券商App弹窗、短信、电话提醒等渠道产生损失案例或风险提示。同时,优化投资者保护服务,建立专门的投诉举报平台,简化维权流程,定期发布维权典型成功案例和夸大风险提示,建立引导价值投资理念。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活力,更需要秩序。非理性方程式造成的短期“财富幻象”最终会被市场规则击碎,造成投资者损失、企业发展障碍、市场环境破坏等多重损失,成本依然存在。构建监管、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全链条治理体系,不是打压市场活力,而是要划清投机与投资的界限,把资金引导到真正有价值、有潜力的好企业,让价格发现功能回归本源,让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