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吴小六 11月12日晚,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东尼)发布公告称,收到浙江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未及时披露重要合同进展情况,并在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中作出虚假记载。该公司及相关人员共被罚款1570万元。当我们收到行政处罚事先通知书时,我们将公司股票名称缩写为“帽子”(ST实施)。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监管部门正在努力提高对金融欺诈和信息泄露的查处效率,并逐步从“事后调查”转向“事后调查”。笔者认为,ST托尼此次处罚发出了三重监管信号,一是加快执法,及早发现,及时处罚,严惩不贷。在此行政处罚之前,浙江省证监局去年曾就该公司上述两起违法行为采取过行政监管措施,监管机构对此进行了现场检查核实,旨在及早查处。但行政监管措施并不能代替行政处罚。在对公司两起违法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后,监管部门对公司及六家相关企业进行了相应处罚。个人。值得注意的是,从ST托尼被立案调查到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仅过去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这体现了监管机构对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严厉、严厉、快速”的打击力度。这些“有问题”的严厉处罚,不仅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起到了震慑作用,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这是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三王”秩序的重要保证。二是保护并重,为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上市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种惩罚也有“保护”的意义。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有机会纠正错误。通过监管部门的及时调查和制裁不过,ST托尼并未触及退市红线,仅受到ST和罚款。公司有机会讲和。未来,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修复治理缺陷、改善运营来“强化公司架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监管者的及时介入,让上市公司“从深渊中退了一步”,避免了错误的财务数据继续误导投资者、影响投资决策。同时,监管机构的定性制裁也为权益受到损害的投资者提供了追索的理由。建立了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企业错误纠错机制并重的双重保护体系。第三,修正可期,ST制度赋予企业重建信任的机会。 ST制度也是重建上市公司信任的一次“考验”。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且公司完成相关年度报告追溯修改后12个月后,可以请求交易所取消ST。你能成功克服这个“巨大挑战”吗? “一家公司能否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恢复声誉,直接决定了一家公司能否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恢复声誉。”事实上,不少企业已经通过整治成功“摘星”。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11月13日,已有27家ST公司实现“去星”,19*家ST公司完成“去星”。希望ST托尼明年能够实质性整改,健全内控体系,合规经营,恢复盈利能力,积极行动。与市场沟通吴庆c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严格监管并不意味着严格、过度,而是让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取得应有的效果,从而推动未来监管合规能力的提升和金融欺诈防控长效机制的建立。”夯实雄厚的资本和基础设施基础。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