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刘奇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金融街论坛2025年年会上发表题为“全球经贸韧性与中国贡献”的主旨演讲。朱鹤新表示,近年来,全球经贸活动在面对传染病影响、 地缘政治摩擦,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4%,比五年前提高4.6个百分点。尽管今年以来形势复杂,但世界贸易仍在继续快速成长。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超过33万亿美元。这种弹性背后有两个关键力量:技术驱动的开发和开放协作。与此同时,新阶段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全球经济贸易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开放、共赢是全球经济贸易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朱鹤新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为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增强全球经济贸易韧性、维护全球经贸规则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谈到了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力维护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稳定,积极主动共享超大市场机遇,持续打造新兴领域合作增长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多边合作。 “同时,我们将推进外汇领域深度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资金融便利化,深化外汇市场发展,帮助各类主体有效配置外汇资源,据朱鹤新介绍,2024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货币相关收支规模上升 预计较2020年增长64%。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入和支出达11.6万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高水平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朱鹤新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牢牢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根本目标,努力构建“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汇率政策机制,让其“可靠便捷”。推进银行外汇业务改革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提高经营质量、扩大经营范围。围绕贸易便利化,近期将出台9项新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网上支付业务种类、优化新经营主体外汇资金支付、便利服务贸易前置企业管理、加大力度促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创新贸易发展。二是推动交往领域高水平制度化自由化。强化改革总体部署,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优质资本项目开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金融、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制定实施跨国公司外汇资本金一体化、国内企业境外上市资本管理等政策,实施自贸试验区货币一体化管理改革创新,支持扩大自愿开放新格局。三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的交易所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二合一管理,加强智能化监管,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提高打击违法行为成效,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冲击,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促进开放合作,提高经济商业韧性。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采取行动,风险自担。
2542481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高水平开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219235
银行新闻
2025-10-28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